查看原文
其他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出炉

2017-07-05 绿金会

近年来,绿色金融成为环保和金融行业共同热议的话题。那么,如何让资本助推绿色转型、让绿色金融体系与发展绿色经济相得益彰,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步伐中,不得不关注的焦点。


6月14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浙江、江西、广东、贵州、新疆5省(区)选择部分地区,建设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最终,在6月26日,8地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的总体方案正式出炉。


其中,总体方案指出,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初步构建组织体系完备、产品服务丰富、基础设施完善、稳健安全运行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探索形成服务实体有力、路径特色鲜明的绿色金融发展可复制、可推广经验。


在明确共同任务的基础上,五省(区)绿色金融改革方案在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方面均各有侧重,充分结合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在国家绿色发展中的定位等,探索多样化的绿色金融试点,为全国绿色金融发展积累多种经验。


从各自的特色和侧重来看,中研普华研究员孙玉娇梳理发现,浙江湖州和衢州两地区,试验区绿色融资规模较快增长,“两高一剩”行业融资规模逐年下降,绿色贷款不良贷款率不高于小微企业贷款平均不良贷款率水平,创新绿色金融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的服务。新疆地区主要是绿色金融支持现代农业、清洁能源资源。而贵州和江西,则是初步构建组织体系完善、产品服务丰富、基础设施完备、稳健安全运行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利用良好的绿色资源发展绿色金融机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介绍道,浙江和广东的共同特点是经济和金融业比较发达,同时作为东部省份,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需求非常迫切。如何把金融市场发展的优势和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绿色金融发展就成为了一个重要道路。


此外,广东省方案还提出,探索绿色金融市场交易机构与国外交易所成立合资公司,强化多边开发融资体系。加强与港澳地区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地区金融机构在试验区设立合资证券、基金、期货和保险公司,拓展绿色融资渠道。


对此,陈雨露认为,广东省侧重的是发展绿色金融市场,突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包括排污权、水权、用能权这些环境权益交易,以及审慎稳妥推进碳金融产品的创新,紧紧地围绕着推动像新能源汽车这些战略性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建立一个绿色金融市场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新型发展模式。


改革创新试验区意义重大


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取得飞速发展,但总体上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绿色金融部副主任、生态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曹明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地方具有极大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甩开膀子,根据自身的资源要素特点。


曹明弟指出,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体制政策、市场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开展先行先试,更好地探索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使金融能够有效地支持绿色经济,建设美丽中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查阅发现,我国在绿色金融建设上一直保持前进的步伐,2016年8月,央行等七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我国成为全球首个由政府推动并发布政策明确支持“绿色金融体系”建设的国家。


对此,孙玉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落地,是我国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又一重大部署,标志着地方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正式进入落地实践阶段。


“当前,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共识,绿色金融已经成为国际金融发展的主旋律。”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此背景下,此次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意义重大,起到了助推经济转型升级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对于我国加快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环境治理以及促进结构性改革有着现实意义。


曹明弟认为,通过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体制机制上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绿色金融改革和全国性的绿色金融体系建设趟出路子,加快启动全国性的绿色金融改革起到试点示范的推动作用。


发展绿色金融仍存阻力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虽然初步搭建,但是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和绿色金融理念的普及推广都尚未有实质性进展。”孙玉娇坦言。


然而,我国发展绿色金融面临的阻力和困难仍较多。宋清辉指出,其中公益性和盈利性是其难以调和的矛盾。总体来看,绿色金融具有公益性质,商业银行较难盈利,这也是当前绿色金融建设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阻力之一。如果没有好项目,银行根本赚不到钱,也就没有积极性可言。


据清晖智库统计,目前绿色金融在中国商业银行资产的比重不足2%,资金缺口为现有融资的20倍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是相关配套政策不健全,绿色金融的支持体系尚待完善,商业银行开展绿色金融的能力有待提高。


曹明弟还表示,要有激励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配套机制措施,目前尚不完善。投资者进行“责任投资”、“绿色投资”的意识尚不深入,关于环境信息披露尚不普遍,关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绿色标准尚不统一,导致目前绿色金融的发展还普遍面临融资成本比较高、投融资缺口比较大等问题。


另外,曹明弟介绍道,中国绿色金融供给仍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根据中国人民大学绿色金融改革与促进绿色转型课题组的测算,按照2013年国家制定环境保护标准和2015年保护标准,在2013年需要的绿色资金分别达到了3万亿元和3.7万亿元,而2013年实际的绿色投资额仅有0.9万亿元左右,资金缺口达到了2.1万亿元和2.8万亿元。


曹明弟表示,巨大的资金缺口,亟须在绿色金融领域进行改革创新,才能更有效地动员和激励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同时更有效地抑制污染性投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有望让绿色金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加快中国经济绿色转型。


此外,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迅速的同时,也受到了国际瞩目。“从国际角度上看,作为绿色金融的发源地之一,德国绿色金融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成熟,金融产品种类繁多,已经成为德国调节产业结构和节能减排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宋清辉介绍道,我国需要积极了解绿色金融发展的国际惯例和经验,增强绿色金融体系在绿色经济发展中的国际竞争力。


绿色金融试验区需加强统筹


“绿色金融项目普遍存在前期投入大,收益期长且收益不确定,风险又高的特点。”宋清辉坦言,那么下一步,亟须推进和建设绿色金融激励约束机制、协调机制以及配套机制等。


对此,曹明弟认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8地所属的五省(区)地方政府承担着主体责任,中国人民银行等中央七部委全力地支持五个省(区)绿色金融的改革试点,做好统筹协调,创造良好的改革创新环境,形成合力。


另外,曹明弟还表示,推动地方因地制宜,以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市场和政府两方面的力量,促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让绿色金融发展活力充分迸发,加快完善与绿色金融发展相关的金融基础设施,优化绿色金融的发展生态,激励和动员更多社会资本投入到绿色产业中,加快将绿色产业培育成为地方新的经济增长点。


“用发展守护绿水青山,实现‘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点带面加快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曹明弟补充道。


孙玉娇建议,接下来在实验区的建设过程中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以及制度框架的搭建,并通过引进第三方评估机构,加强环境风险识别的能力建设。结合各地不同特点,建立地方性绿色金融体系;加强信息披露机制,保持信息共享等从而增强区域间。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不断完善我国绿色金融建设。



【相关阅读】

★ 绿色金改 点绿成金——浙江绿色金融改革探索纪实

★ 差异化试点有序化推进 绿色金融发展又开“一扇窗”

★ 五省(区)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工作进展

★ 赣江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获国家批复

★ 绿色金融试验区:改什么?试什么?

源:中国产经新闻报,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